

坚守在重症监护室里的男护士
本报记者 鲍婷婷 见习记者 阮小丰
通过隔离门,穿上隔离衣、戴好帽子和口罩,穿上鞋套,记者才被准许进入县人民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采访。病房里非常安静,周围只有仪器的滴答声,护士们正有条不紊地为病人进行护理,在一群女护士的中间,男护士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男护士与女护士相比,有更充沛的体力。像重症监护室,护士工作量大、休息时间很短,特别是有时候病人危急情况需要做长达1小时心肺复苏,比较适合强壮一点的。 ”重症监护室护士长傅银敏告诉记者,自从2009年医院引进男护士后,日常工作上有了他们的帮助,工作轻松多了。
今年32岁的吴宠是男护士里的老大哥,已经有9年工作经验。刚开始工作,吴宠就被分到重症监护室,由于一些女患者的排斥,护理工作很难开展。但经过多次解释沟通和在科室全体人员的努力,慢慢的很多家属和患者都逐渐接纳了男护士。
据了解,重症监护室里的病人需要完全依赖护士护理,喂食、给药、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事无巨细地包揽各项工作,使得护理人员需要适应注意力高度集中、连贯工作,休息时间并不固定等状态。尤其重症室的患者不同于其他科室的患者,夜间发生病情变化的可能性很大,这就需要我们彻夜不眠关注其各种生命指征,一旦出现变化,及时发现,及时抢救。吴宠一边跟记者介绍,一边又转头去指导低年资护士看护病人。与他的谈话断断续续,因为他们手头的工作一件接一件,打针、发药、检查仪器设备、评估病情、记录……
其实,像这样的男护士,在县人民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还有好几位。
29岁的肖宗益毕业于沈阳医学院,一开始家里人都觉得他的性格不适合干精细的护理工作,而如今的他已经是有7年工作经验的“老护士”了。肖宗益说,由于重症监护室的病人没有家属和陪护,需要护士24小时照护,相处久了,和病人就像亲人一样。另外,监护记录单上的护理吸痰、翻身拍背、评估神志、肌力、观察引流液等项目有些需要每隔1小时循环进行,熬夜是在所难免的了。
29岁的男护士周崇挺身高1.85米,一副模特身材。刚参加实习时,病人以为他是医生,时常围着他问病情。他说,很多时候大家会觉得男孩子脾气暴躁,可能没办法忍受病人的埋怨和指责。其实男女护士工作职责是一样的,只不过因为男护士的体力和耐力相对较好,他们会经常主动帮忙搬抬一些需要移动的病人。
从事护理行业不仅要时常加班加点,而且工作的辛苦程度和面临的压力更是很多人无法承受。特别是重症监护室这样的特殊科室,每天面对的都是生死离别,心理上的压力不容小觑。“每次遇到抢救,我们都要绷紧神经,反应迅速,准备好所有的工具,有的时候抢救可能长达十几个小时,一刻都不敢放松。但每次当把病人抢救过来时,才能体会到这个行业的意义,这也是我选择这个职业的原因。”男护士林金党说。
“我很喜欢医学,也喜欢我这个职业,护士职业虽然累,但让我很快乐,很有成就感。”黄科,施克宣,冯绍统等几位年轻男护士也表达了他们共同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