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11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五版:专版
2025年11月05日

平阳县高层次人才联谊会 平阳县融媒体中心 联合主办

从军医到乙肝公益大使

平阳乡贤杨炯的“肝”胆人生

阅读量:284 本文字数:1942

本报记者 黄颖颖

在肝病防治一线,有一位被患者亲切称为“穿着红马甲的老军医”的肝病科普专家——杨炯。这位浙江省平阳县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广州联络处秘书长、退役军医,凭借深厚的医学素养和炽热的公益情怀,成为我国肝病防治领域一面鲜明的旗帜。

初心如磐 从军旅医者到公益带头人

杨炯现任广东岭南肝病研究所所长,历届岭南爱肝节组委会主任。

“入伍后我有了机会,成为了一名白衣战士,我深知做一个好医生必须要对每一个病人都要有大爱情怀和怜悯之心,必须专心致志,刻苦专研。”杨炯说,他1983年10月入伍,1985年9月进入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习。在校期间,他认真学习医学知识,努力丰富自己,毕业后,他长期从事部队官兵医疗保健工作,历任军医、主治军医、卫生队队长等职。这些年来,杨炯不忘初心,只要有利于军民健康的事,遇到再大困难他也会想办法克服,承担再大的风险他也值得去挑战,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部队二十四载,锻造出了他坚毅果敢、甘于奉献的品格。

2006年,他选择自主择业退出现役,脱下“绿军装”,穿上“志愿红”,转型为公益服务者,次年担任广东岭南肝病研究所所长,开启从人民军医到乙肝公益大使的新征程。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他发起“换装不换心,退役不褪色”公益项目。2021年,他筹措100万盒乙肝抗病毒药物替诺福韦,免费发放给适应症患者,配合在线诊疗与健康管理,惠及数千家庭。新冠疫情期间,他搭建互联网医疗“便捷桥”,一个月内为3300多人提供咨询,为1120人免费寄药,践行“退伍不褪色,永远守初心”的誓言。“抗病毒药物自1999年在我国上市以来,乙肝抗病毒治疗早己形成专家共识,让每一位乙肝患者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抗病毒药物是当务之急。”杨炯说。同时,以他牵头的自主择业转业军医组成的志愿医疗服务队,以一对一的形式在线给予解惑答疑、用药指导、病历档案建立等健康管理服务。

在不少专业人士看来,“老军医”杨炯的公益善举推动了乙肝抗病毒药物免费治疗,其情可表、其心可嘉。同时也带动了更多的机构、爱心人士伸出援手,参与乙肝防治工作中去,争取早日摘掉乙肝大国、乙肝大省的帽子。

专业深耕 推动肝病防治技术普及

杨炯擅长乙肝、脂肪肝、肝硬化及肝癌的防治与科普推广,率先开展乙肝抗病毒三联疗法,疗效达国内领先水平。他所提出的“管住嘴、迈开腿”脂肪肝防控策略,通俗实用,广受患者认可。

“对乙肝知识的匮乏以及对传播途径的误解是歧视现象的根源。”杨炯解释说,起初由于人们对乙肝传播途径的不了解,加之法律法规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限制性规定,导致乙肝被广泛误解为共同就餐也会传染的疾病。这使得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患者被边缘化,上学、就业、婚恋都遭受歧视。数以千万计乙肝病毒携带者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和巨大的经济负担。

“其实乙肝并不可怕,只要定时治疗,就能有效控制。绝大多数肝癌是乙肝患者没有得到规范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所致。对乙肝而言,抗病毒治疗就是最关键的,提供零利率高效、低耐药抗病毒药物可大大提高乙肝治疗的可及性。”

2010年5月28日,广州日报刊发了杨炯关于乙肝抗病毒药物零利率的报道,被广大患者誉为电影《我不是药神》的原型。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看到报道后做出批示:透过这篇报道剖析药价虚高原因,拿出解决办法。国家发改委按照李克强副总理批示精神,逐渐取消了全国各医疗机构药品加价的限制。

杨炯坦言。二十余年来,他发表了数百篇科普文章与公益报道,连续主办六届“岭南爱肝节”,传递“乙肝可防可治不可怕”的理念。他所撰写的《消除乙肝歧视、构建和谐广东》《建议取消非医学需要的乙肝两对半检查》等提案,被评为广东省政协十大优秀提案,推动入职体检中非医学需要的乙肝筛查成为历史。

据悉,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相同,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用餐并不会导致传染。国际卫生组织已明确指出,乙肝病毒不会通过食物传播。专家们也提出,接吻同样不会传染乙肝。在乙肝病毒携带者中,超过90%的人不会发病,真正演变为肝硬化或肝癌的比例不足5%。现代医学已能阻断肝纤维化的进程,从而有效避免肝硬化的发展。

我国乙肝防治事业任重道远。多年来,杨炯持续倡导全国推行乙肝“三免策略”:扩大免费体检覆盖乙肝筛查;推动15岁以上人群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实现已确诊患者免费抗病毒治疗,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他致力于乙肝的早期防治、科普宣传、健康教育,开展困难救助,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命生活质量。“全国约有7800万大、小三阳患者,因一半以上未规范用药,每年有38万发展为肝癌,占全球新发肝癌一半。让所有乙肝患者用上高效、低耐药药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说。

“只要病人需要,我永远都在”。杨炯说。这位从平阳走出的乡贤,以军人般的坚毅和医者的大爱,长期坚守在抗肝病一线,用专业与慈悲书写着自己的“肝”胆人生,成为无数病患和家属心中真正的“公益赤诚”典范。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