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6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综合
2025年06月20日

史上最长“618”落幕

战线拉长,消费更趋理性

阅读量:588 本文字数:1116

本报记者 林子婧

为期一个多月的史上最长“618”年中大促正式落幕。与往年不同,今年的“618”不再宣传“全网最低价”,而是转向更加简化、直接的促销方式,消费者也更注重“性价比”和按需购买。

活动多,消费者追求“性价比”

今年“618”于5月13日提前启动,各大电商平台促销周期大幅延长。淘宝天猫率先采用“官方立减15%起”的直降模式,消费者无需凑单即可享受折扣。京东则延续了满减规则,但策略升级为“低价+服务”组合拳,整合国家补贴与外卖百亿补贴资源,在手机数码、家电家居等品类上,消费者至高可省2000元,并可叠加白条分期免息服务。同时,京东强化服务承诺,推出“24小时极速安装”“只换不修”等保障措施。

整体来看,平台竞争焦点正从单纯拼补贴额度,回归到十多年前“双11”所倡导的直接优惠模式。例如,淘宝的“官方立减”直降模式让消费者购物更加省心,也更具性价比。

尽管今年“618”相比以往优惠力度更大,但记者随机采访发现,面对“年货节”“38女王节”“520宠粉节”等接连不断的促销活动,多数市民已无“薅羊毛”的强烈冲动,消费更趋理性。“需要什么再买什么”,追求“性价比”成为普遍共识。

在消费群体中,既有选择部分“看缘分”的“佛系”买家,也有市民会抓住“618”的促销时机购物以获取实惠。“我从‘520’的第一波活动就开始购买。”正在装修新家的周女士表示,“618”期间她不仅下单了电视、冰箱等大件,还购置了不少家居用品。由于活动周期较长,直到“618”当晚她还在查漏补缺。“这某种程度上也算一个好处,想到什么就买。”周女士说。

战线长,快递送货更从容

上午时分,在鳌江广场路附近一家快递网点门前,两位工作人员顶着烈日卸货,另外三位则忙着搬货理货,虽然大家偶尔会聊上两句,但手中的活一刻也没有停歇。

沈师傅是这家快递网点的负责人,随着购物节的到来,目前网点的快件量达到2000多件,较平日(1400—1500件)明显提升,其中上门件约占一半。高峰期日单量逼近3000件。为应对压力,网点人员需工作至深夜进行分拣。

“得益于“618”战线拉长,消费者有好几波消费节点,不像往年集中在最后几天付尾款,我们的压力确实减轻了不少。”沈师傅表示,近年来电商平台几乎每个月都有促销满减活动,消费者对大促已习以为常,购物更理性,避免了单日订单“爆仓”情况。

相比之下,从事快递行业一年多的小韩要轻松一些。作为一名顺丰小哥,他日常的配送量只有100多件,“618”期间,他最高的送货量也不过170到180件。“因为我们分管的区域比较小,我只负责这一个小区。”小韩解释。

对此,县邮政部门相关负责人也持相同意见。“这是一个从‘峰值冲刺’到‘压力均摊’的变化过程。”该负责人表示,早期的各类电商大促依赖临时增员应对单日峰值,如今各类大促战线普遍拉长,“618”的战线拉长至一个多月,业务量被均分至多个节点,行业运行更趋平稳从容。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