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1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五版:文萃
2025年01月10日

赶年集

阅读量:299 本文字数:1352

华夏雪

年,对每个小孩来说,既欢喜又充满期待。虽说吃了汤圆长一岁,但这并不影响孩子的童心。每个小孩都盼着自己快快长大,长大了什么事都可以自己做主。年到了,好事就来了,年到了,母亲就会办好年货。

每当临近年根,人们便开始酝酿一场年的“风暴”。年味越来越浓时,母亲就开始操办年货。晚上还没睡前,母亲坐在床上,借着煤油灯光数着一个月攒下来的钱,把一张张布满皱褶的钱小心捋平,十元、五元、一元,垒了一小叠。她念叨着,该去赶年集了。她还带上我,去体验年集的热闹,让我沉浸式体验浓浓的年味。说是体验,无非是吃和玩,也只有在赶年集时,母亲才会给两三毛钱。

第二天,我一大早就起床了。“昨晚下雨了”,母亲看着湿漉漉的地面说。每到年集的日子,市场里的东西应有尽有,那是我最喜欢去挤的地方。雨把街道冲刷得干干净净,街上人头攒动。那些赶集卖货的商贩们有推车的、挑担的、提篮的、背筐的……他们都早早赶来占据好摊位,在地上铺一条麻袋或者支起一个简易货架,把货物往外摆,忙得不亦乐乎。我最关注的是早点摊,有油条、豆浆、豆腐脑、煎包、稀饭……各种诱人的香气氤氲在街道上空,飘进我的鼻子,馋得我直流口水。

年集热闹非凡,人们摩肩接踵,脸上洋溢着甜蜜的笑容。我买你卖,嘈杂声、砍价声、吆喝声声声交织、此起彼伏。街头,擦肩而过的人一拨拨地来, 一拨拨地去。他们从四面八方的乡间涌来,东张西望、交头接耳,操着本地口音,吆喝着买卖。沿街店面的音响特大,各种横幅和标牌亮了出来,亮得耀眼。五彩缤纷的年画、烟花爆竹,琳琅满目的服装等,烘托着年的喜庆气氛。每个人都会买烟花爆竹,认为买了它们才算是真正过年了。菜贩子的摊子很是丰富,那大白菜一棵棵的,摞成一堆,土豆、地瓜和大南瓜码得老高,仿佛要把一年的生意都做完。

我挤在人群中,掩饰不住心中的好奇和欣喜,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挤来挤去。我有时也会尴尬,因为我的鞋跟常常被后面的人踩着,弄得我差点一个趔趄摔倒在地。一些孩子见我这狼狈不堪的模样,寻开心似的起哄。我哭笑不得,但快乐还是胜过无奈和委屈。我看到一个比我更好笑更滑稽的小孩——他傻里傻气的,鼻子下面挂着浓浓的绿鼻涕,不停地往上吸,但很快又流下来。他眨巴着大眼睛,伸出舌头使劲地舔了舔鼻涕。“好吃吗?”我问他,他却老实巴巴地点了点头。我笑了,笑得上气不接下气。母亲制止了我,很多人用一种奇怪的眼神朝我看着,看得我很不自在,犯错的好像是我。

我跟在母亲身后,看她和小贩讨价还价,默默地站着等待,忽见一边的摊位上有个捏面人。他的桌子上摆满各种成品,有小鸡、小猴、蜻蜓、蚂蚱等,旁边围了一圈小孩。捏面人的主要材料是面粉和糯米粉。大叔的手真巧,他分出一小撮材料,搓、捏、捻、粘,再用剪刀在上面剪几下,稍作调整,一只形象逼真的小动物就呈现在我们面前,让人叹为观止。这个小玩意,小孩们谁见谁爱,我也不例外。母亲喊我,我就像苍蝇一样粘在那不动。母亲没办法,只好买了一根小鸡面人给我。

那天,我还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分的爆米花。母亲买了三根绿色甘蔗,一些生活必备的东西,还有鞋子、衣服、碗筷等。我还想让母亲买些糖果、糕点、花生、瓜子等,母亲却没有答应了。

热热闹闹赶年集,忙忙碌碌办年货。如今想起来,真是感慨万千。我已经很久没有去赶年集了,年集上那抹乡情始终萦绕在我的心间,难以忘怀。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