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关注耳鼻喉疾病
警惕“小毛病”变成大问题
本报记者 黄颖颖
耳、鼻、咽三个器官相互关联、彼此相通,一个部位的病变可能会对其他部位产生影响。冬季气温低、气候干燥,加上人们生活不规律,很容易导致人体的抵抗能力下降,引发多种耳鼻喉疾病。
近日,记者在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门诊看见,前来看病的患者络绎不绝。该科黄中官主任提醒,冬季是耳鼻喉疾病高发季节,如出现持续鼻塞、咽痛、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时,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以避免发展为慢性疾病,引发相关并发症。
不同年龄段要针对性预防
“各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患耳鼻喉疾病,大家要有针对性地预防耳鼻咽喉疾病。”黄主任说。
青少年儿童因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易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鼻窦炎、急性中耳炎和急性咽喉炎。其中,急性咽喉炎一般起病较急,初觉咽喉干燥、灼热、粗糙感、咳嗽。继之有咽喉痛,空咽时咽喉不适往往比进食时更明显,疼痛可放射至耳部。严重者表现为发热、头痛、食欲减退和四肢酸痛等。一般病程在一周左右。
青壮年因长时间使用嗓音或熬夜,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现急性耳鸣、过敏性鼻炎、急性咽喉炎以及职业相关的声带疾病。“急性耳鸣要及时就医,对于早期急性耳鸣,尽快明确病因,治疗原发病,大多数耳鸣可以消失。如果发病超过半年以上,疗效就不那么明显了。”黄主任表示。
中老年人呼吸道黏膜抵抗力下降,还可能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易患慢性鼻炎、慢性咽炎和咽喉反流性疾病。值得注意的是,老人和慢性病患者需预防突发性耳聋,是指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听力下降,分贝听力水平下降至少超过20分贝。突发性耳聋有两个指标,一个是时间,一个是听力下降到一定程度。突发性耳聋发病急,发现得越早,治疗得越及时,恢复效果越好。发病一周内开始治疗,甚至80%患者可以恢复全部或部分听力。
天气干燥要警惕鼻出血
鼻子是人体整个呼吸系统的窗户。冬天鼻黏膜直接接触冷空气,其黏液分泌减少,血管多、薄、小,更容易造成小血管破裂引发出血。
普通的鼻腔出血只要找准出血点,往往自己在家就能止住血。成人鼻出血大多是有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状态不太好,容易破裂。常吃辣、咸等刺激性食物的成年人也更容易鼻子出血。一旦发生鼻出血后,首先要冷静判断,若是出血量较少、出血部位明确,最好的止血办法是按压法,即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两侧鼻翼及上方软骨组织,冷敷前额和后颈,持续压5分钟到10分钟;或用1%麻黄碱棉片塞入鼻腔暂时止血。另外,可以涂一些红霉素眼膏,起到抗感染和凝血作用。如果出血量较大、渗血面较大或出血部位不明,用鼻腔纱条填塞是常用的有效止血方法,出血量大时患者应立即到医院就诊。鼻出血后要避免情绪紧张,防止因恐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而导致出血量增加。如需休息,应采取卧位,头部抬高10度至15度,头偏向出血一侧,利于血液流出,也可防止误吸血块引起窒息。若口腔内有血液,应轻轻吐出,勿将其咽下。休克者应取平卧低头位。
“有时候不是鼻子哗哗淌血才危险,有的患者鼻涕带血也是预警。”黄主任提醒,排除小血管破裂的情况,鼻涕中带血当心早期鼻咽癌,最好到耳鼻喉科做个鼻咽镜排查一下。
健康过冬要保卫耳鼻喉
如何预防耳鼻喉疾病呢?黄主任指出,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规律生活不熬夜,日常饮食要合理,适当锻炼,保持心情愉悦,增强身体抵抗力。
少掏耳朵避免损伤。其实耳朵分泌适量耳屎可以保护娇嫩的鼓膜,缓冲声波对它的伤害,还可以防沙防尘,抑菌杀菌,润滑耳道。耳屎通常可自行排出,所以尽量少掏耳朵,更不能用尖锐或不干净的器具掏耳朵。洗澡时尽量不要进水,即使进水也要尽快擦干,保持外耳道干燥。
多注意个人卫生。常给室内开窗通风,注意添衣保暖,避免受寒。要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打扫,减少细菌、尘螨、毛发。同时,适当增加室内湿度,滋润鼻、咽黏膜及皮肤。外出时,市民应根据天气变化防寒保暖,回到室内后,要及时洗脸洗手、清洗鼻腔。
不要拖延就医,随意服药,对症治疗很重要。耳鼻喉器官相通,长期不治可能会向邻近器官蔓延,所以一旦发现症状,应当引起重视,积极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