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10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六版:聚焦
2024年10月28日

水质清澈成垂钓胜地 规范垂钓共护生态环境

阅读量:520 本文字数:1053

本报记者 王晓红

“近年来,我县河道水质实现了质的飞跃,河岸两侧更是绿意盎然,景色宜人。我和家人朋友们喜欢在秋冬时节去河边垂钓,尽享来自大自然的宁静与惬意。”日前,有市民向本报咨询,这种变化为大家提供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空间,吸引众多钓友前来一试身手的同时,相关部门是否有出台垂钓规范标准或在河岸设置安全设施,哪些地方不允许垂钓?

连日来,在我县平瑞塘河沿线,随处可见的钓友们或站或坐,手持钓竿,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水面,享受着垂钓带来的乐趣。“得益于政府这几年的大力治理,水质真是越来越好了。”市民郭先生一边细致地整理着钓具,一边与身旁的钓友们热烈地交流着垂钓心得。他兴奋地告诉记者,自河道整治以来,鲫鱼等鱼类的数量明显增加,钓获的鱼儿也更加健壮,让人倍感满足与喜悦。

在万全镇周垟村,钓友们早早来到这里占据钓位,他们正在打窝垂钓。一位钓友兴奋地说:“这里的河道环境真好,水质清澈,空气清新,每次来垂钓都能收获满满。不仅放松了心情,还能享受到大自然的馈赠。”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我县各大河道边垂钓的人数日益增多。市民们纷纷反馈,相较于过去河道环境,当前河道环境的显著改善令他们深感满意,也就更愿意将休闲时间投入到这项健康有益的户外活动中。

然而,随着垂钓人数的增多,如何规范垂钓行为、保护生态环境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县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河道垂钓是一项健康有益的户外活动,但钓友们必须遵守相关规定,不得使用电鱼、毒鱼、炸鱼等破坏生态环境和公共安全的垂钓方式。为了保障水生生物资源,我县明确规定,钓友们需遵守一人一杆、一线、一钩(单钩)的垂钓原则,严禁使用多杆、多钩、锚鱼、爆炸钩等禁用渔具。对于使用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垂钓、破坏水生生物资源及影响他人正常生活等违法行为,有关部门将会依法进行处罚。此外,按照相关规定,市民不得在山塘、水库、水源保护区等地进行垂钓。

为了保障市民的垂钓需求与安全,我县已在多个河道边安装了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备,以确保市民在垂钓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下一步,还将积极建设和完善垂钓设施,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垂钓环境。同时,为了维护河道垂钓秩序并保护生态环境,我县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巡查力度,对违规垂钓行为进行及时劝阻和依法查处,并加强宣传教育力度,以提高市民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在此,本报和相关部门人员呼吁广大市民在垂钓时务必遵守相关规定,共同维护我县水域生态环境的和谐与美好。同时,也希望市民朋友们能够积极参与生态保护行动,共同守护我们的绿水青山。

郑源平 摄

陈顺利 摄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