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身高“冬眠”了?
医生表示,冬天是孩子生长的“储能期”
本报记者 黄颖颖
近日,平阳县人民医院儿科主任郑键收到了不少家长的咨询:孩子在春夏每个月长高一公分,为什么最近冬天三个月才长了一公分?孩子重了4公斤,个头怎么没见长?冬季气候寒冷身高,孩子身高也进入“冬眠”了吗?
许多儿童在冬季都出现了“长得慢”的情况,难道儿童生长发育真的有“冬眠期”吗?郑主任解释,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和顺序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进行,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且具有季节性,其中春季长得最快,而冬季相对慢。之所以相对长得慢,是因为冬季寒冷,万物生机闭藏,人体适应大自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冬季要将能量储藏起来,厚积薄发。
生长缓慢的原因
冬季是全年日照最少的季节,更是儿童体内血清维生素D合成水平最低的时期,太阳晒得少了,维生素D缺乏导致骨骼生长变缓,身高增长受影响。
相对而言,冬季气温低、光照少,这大大降低了孩子的运动量,新陈代谢也因此变得缓慢。“代谢慢了,吃饭自然也会受到影响;而有些孩子在寒冷状态下容易产生饥饿感,对甜品、汽水、油炸食品等摄入过多而引起肥胖。”郑主任说,营养不均,摄入不足或摄入过剩都会阻碍身高的增长。
另外,孩子身体不适也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冬季流感盛行,孩子又是易感人群。感染之后,发烧、乏力、肌肉酸疼等不仅会导致能量消耗增加,还会引起食欲不振,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不足,再加上呕吐、腹泻等又会导致吸收不良,排泄过多。这些都会导致营养缺乏甚至体重下降,这是影响身高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加上咳嗽、鼻子不通气、咽痛等症状,引起的入睡困难、睡眠不安、频繁夜醒等睡眠不足情况也会影响孩子长高,甚至家长的情绪也会间接影响到孩子。
总之,不均衡的营养、不充分的睡眠,运动减少及烦躁的情绪都会影响孩子的身高增长的。当生长期的儿童身高出现明显的滞后,低于同种族同龄同性别正常儿童,或者生长速率小于五公分每年,就要引起重视,尽早到专业儿科门诊就诊咨询。
促进生长的秘诀
“冬储春发”是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一个自然规律,经过一个冬季能量的储备,春季孩子的身高将迎来快速拔高的季节。遵循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郑主任给家长们提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是在饮食方面,要保证充足营养,能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从某种意义上说,身高是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堆砌”起来的,而构成人体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要靠食物供给。如果食物能提供足量的必需氨基酸,就能加速蛋白质的合成,有助于全身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特别是骨骼和骼软骨的生长发育。因此,儿童每天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比如禽鱼蛋奶、新鲜蔬果;一日三餐要保质保量,少吃甜食、油炸食品、碳酸饮料等。
其次是在运动方面,要多做户外活动。适当的运动一能增加对骨端骺板的刺激,促进孩子骨骼的生长,二能刺激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加速孩子身高的增长。另外,去户外能让孩子沐浴阳光,有利于维生素D的合成。建议生长期的儿童上下午各运动30分钟,尝试跳绳、引体向上、篮球、排球、羽毛球等弹跳运动和伸展运动,都有助于身高发育。
最后是在睡眠方面,要坚持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夜间的9点至凌晨1点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甚至超过了白天的5至7倍,在深睡状态下甚至分泌更多。但假如孩子在每天0点之后才入睡,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就没有了,身高增长肯定会大打折扣!因此,建议孩子早睡早起不熬夜。学龄期的孩子最好在晚上9点半之前睡觉,保证高质量的睡眠,每晚至少要睡足8小时,这对儿童身高的增长非常有利。
“其实还有一点,寒假马上开始了,希望家长们不要把孩子的假期日程安排的过满,要让他们有足够的自由活动时间;尽量不要在学业上给孩子的压力过大,更不要在吃饭时和睡前批评孩子。”郑主任坦言,让孩子保持心情愉悦,才能保证孩子身心健康。
冬天不是孩子身高的“休眠期”,而是“储能期”。如果孩子在冬天保养得当,来年春天就会释放身体里积攒的能量,让孩子的身高窜上一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