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12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要闻
2023年12月11日

执“党建之笔” 绘发展图景

阅读量:618 本文字数:1538

本报记者 赵哲璐

今年,我县站在“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的新起点上,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奋楫争先的劲头、步履不停的势头,绘制共同富裕的美好蓝图,镌刻下绚烂的发展印记,在中国式现代化平阳新篇章谱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经济发展提质,数字改革赋能

据商务局数据,1-10月份,我县网络零售额达169.1亿元,其中跨境电商综试区项下出口达20.33亿元,同比增长348%,全市第一。电商发展的突飞猛进,正是我县经济发展趋势的一个缩影。

一排排鳞次栉比的厂房,一个个快速运转的工业区,一条条日夜运行的生产线……今年以来,我县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持续推进“八八战略”走实走深,全面吹响经济发展的号角。

通过全面落实“8+4”政策体系,形成了资金、土地、能源、人才的全方位要素支撑,为企业减负超15亿元,引导企业迅速走出疫情困境。今年截至目前,市场经营主体总量突破14万户,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入选“浙商全国500强”企业3家。此外,通过深化实施产业链链长“十个一”机制,提速打造“三大五百亿”产业集群,打好“两化”改造、“双改”融合等组合拳,成功拆除老旧工业小区401亩,整治提升高耗低效企业127家。通过持续推动招大引强,开展“双招双引”“履约达产”攻坚,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2个,新落地市级总部项目7个,竣工省重大产业项目11个。

城镇面貌焕新,城市能级提升

驱车行驶在104国道上,沿途可见的是粉葺一新的屋舍,烟波浩渺的河道,平坦有序的阡陌,和美乡村新图景徐徐展开;漫步在城镇的街头小巷,高楼林立、大道开阔,红马甲的身影涌动,文明城镇的底色浓郁。

我县以全面设施“双百行动”为契机,开工建设协同大道等“一环五片”重大项目,深入推进全域环境整治提升,建成“精建精美”项目31个,入选省城乡风貌样板区建设试点项目4个,入选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11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完成率全市第一,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绘就出一幅“城镇精美、园区净美、乡村淳美、山水秀美、生活甜美”的五美长卷。

城镇要“梳妆”,更要有“内涵”。今年,我县高度重视文化振兴,以文化的“润物无声”激活发展的内生动能。“建县1740年”主题市民文化节、第十一届浙江电影“凤凰奖”颁奖典礼等多场大型活动在为全县百姓呈现磅礴的视听盛宴的同时,也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气;首届中国(平阳)宠爱嘉年华等“十大赛事”活动和“十大特色市集”的举办,更让平阳这座千年古邑搭乘“潮流”东风,一再霸屏“朋友圈”。此外,县新图书馆、凤湖书苑、南拳文化园等一批文化地标建成投用,也成为我县向外展示地域文化风采的窗口。

红色根脉强基,党建引领奔富

在昆阳镇湖屿村,有最长的卡丁车跑道、有粉红色的沙池,有奔腾的花海,还有萌宠的动物,美丽、休闲、幸福的未来乡村气息扑面而来。

湖屿的发展离不开于“湖屿湾休闲慢生活”共富工坊“党建+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加持。通过锚定田园休闲、度假康养的产业定位,打造千亩稻虾共养基地,打响“稻田龙虾”“虾田稻米”等农副产品品牌,该村开发哈林野奢卡丁车露营基地、湖屿湾休闲民宿、艺术农庄、湖屿客厅等共富项目,为当地300多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实现全村人均年收入3.5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390万元。

正如湖屿村的发展变化,一年来,我县以党建为引领,不断推进共同富裕。通过深入实施强村富民集成改革,累计建成共富工坊111个,盘活闲置农房417幢,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11亿元,顺利通过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县现场验收;设立慈善共富基金,入选省慈善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实现县、乡、村助联体全覆盖,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集成改革全面铺开,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0元以下情况实现清零。同时,随着城乡提升工程的全面深化,昆阳“五村抱团”模式入选省“千万工程”典型案例,山门“红韵·绿野”入选省革命老区示范项目,创成省级未来乡村3个,凤卧镇、昆阳镇上林垟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示范村。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