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怀未获螭头展 顷刻升沉付一棺
——记乾隆《昌化县志》主要修撰者蔡世源
蔡新祥
平阳是千年古县,人文积淀深厚。蔡氏是平阳望族,名人辈出。明代翰林太史苏伯衡称:“平阳多巨族,尚论其盛,则未有加于蔡氏者也。宋先后有国三百年,而蔡氏举八行一人,登文科者十五人,特科八人,补入太学者十九人,待补二人,漕试二十八人,上书者二人,勉解八人,魁武科者一人,登武科者四人,凡八十二人焉。其不由选举,而以进纳边赏荫叙者又五十四人焉,呜呼,可不谓之盛乎。”
历史上,平阳蔡氏的著名人物有北宋八行进士蔡元康、南宋朱子学生蔡舆、杰出的武状元蔡必胜,南宋进士蔡直方、蔡概、蔡仲飞、蔡任、蔡址、蔡埙、蔡彦才、蔡沂、蔡士铎,武进士蔡起莘、蔡起任、蔡南,明代举人蔡芳、蔡挺、蔡立身等。本文介绍一位清代平阳蔡氏名人,乾隆年间恩贡、杭州府昌化县儒学教谕蔡世源。
尽心育人 精心修志
蔡世源(?-1754),字次涛,平阳县城昆阳人。蔡世源的存世资料极少,目前仅有民国《平阳县志·人物》中有少许记载:清乾隆丙辰(即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恩贡,后被选授为杭州府昌化县教谕。据民国《昌化县志·职官志·教谕》载:“蔡世源,平阳人,贡生,乾隆十年(1745)任。”而民国《平阳县志》载,乾隆十八年(1754),(蔡氏)被清廷选授为浙西昌化县教谕。
昌化县(已撤消)位于浙江省西部,其行政区域大致相当于今天临安市的西部,与安徽歙县毗邻。唐垂拱二年(686),析於潜县置紫溪县。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改名武隆县,同年复名,又析紫溪县另置武隆县。神龙元年(705),更武隆县为唐山县。大历二年(767),唐山、紫溪两县并入於潜县。长庆二年(821)复置唐山县(今临安市昌化镇),五代梁开平二年(908),改名金昌县。后唐同光元年(923)复名唐山。后晋天福七年(942),改名横山县。不久又改吴昌县。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改名为昌化县。南宋属临安府,元属杭州路,明、清属杭州府。1960年撤销并入临安县(市)。
昌化县地处浙西山区,经济、文化落后,科举不盛。蔡世源于昌化县教谕任上尽心尽职,平时教育学生亦尽心尽职。不久,时任昌化县令甘文蔚主修乾隆《昌化县志》,蔡世源作为昌化县儒学教谕自然要参与编撰。蔡世源精于史事,与平阳清代著名进士张南英是好友。张南英,平阳西郭人,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在贵州当过三任知县,五十余岁致仕回乡。他四十五岁时与同乡好友蔡世源“有修辑邑志之约”。由于二人在外为官,一直没有机会合作修志。
此《昌化县志》于乾隆十三年(1748)书成,后刻本出版。因为当时著名的史学家清翰林院编修杭世俊鉴定,所以从书页上看,蔡世源是参订,实际上他是主要修撰者之一。同时,“主修”县志的三任县令其实就是挂名而已,具体工作还是由县学儒学教谕蔡世源、训导林可栋、典吏汪自孔完成。
乾隆《昌化县志》共计二十卷,分舆地、建置、城郭、山川、风俗、水利、礼制、秩官、选举、人物、事类、艺文等,卷首设山川疆域图、县治图和学宫图,保存了大量有关昌化历史沿革、山川风貌、社会变迁、礼仪风俗方面的资料。其上承康熙《昌化县志》,下续道光、民国《昌化县志》,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乾隆《昌化县志》书成之后,蔡世源应分修县志的县儒学生员胡士选、王守矩、章起龙邀请,为《昌化县志》写了篇序言。这是笔者目前发现的蔡世源留于世上的一篇文章。他在文中详细介绍了昌化县的人文历史。蔡世源认为,昌化县的人文兴盛于南宋时期,复兴于明代,他特别指出南宋昌化县名人章樵、赵昴发及明代名人胡世宁等是昌化名人的表率。
章樵,南宋临安府昌化人,字升道,号峒麓,嘉定元年(1208)进士,历任海州教授、知吴县、通判常州等职。以侍御史洪咨夔举荐,召监登闻鼓院,以疾乞归,授朝散郎,知处州。曾补注董仲舒《春秋繁露》十八卷,集《曾子》十八篇,又注《古文苑》二十卷,著有《章氏家训》。
赵昴发,南宋昌化八都塘溪(今湍口)人,字汉卿,淳祐十年(1250)进士,初授遂宁州司户,曾任潼川签判,后调任宣城知县,因蒙冤被罢官。咸淳七年(1271)朝廷重新起用,先任彭泽县令,后任池州通判,并代理“知州”。德祐元年(1275)元军破城,赵昴发殉国,南宋朝廷谥号“文节”,并赠其为“华文阁待制”。
胡世宁(?-1530),明刑部尚书,字永清,昌化人,弘治六年进士。性刚直,不畏强禦。任德安推官、刑部主事、刑部郎中。出任广西太平知府,时太平知州李濬数次杀掠吏民,乃出檄擒之,惩之以法。后迁江西副使。起为湖广按察使,后任左都御史,改任刑部尚书。正统九年卒,谥号“端敏”。
蔡世源在文中指出,县志记载的这些科举与事功人物,是昌化地方的人文荣耀,其历史功业载入史册,名垂千古……“由是,志选举纪事功,大书特书,不一书其光昭志乘也……仰有名垂史册,声施爤然天下,后世读其书者……曰某某,昌产也。又宁仅我一邑志乘之光昭已哉!”先有人杰而后有地灵,两者不可分割。蔡世源对昌化科举与人文复兴寄予了厚望。
蔡世源在昌化儒学教谕任上长达九年,从乾隆十年(1745)到乾隆十九年(1755),后于任上殉职。民国《昌化县志》记载,其接任者为曹建章。据民国《昌化县志·职官志·教谕》载:“蔡世源,平阳人,贡生,乾隆十年任。”“曹建章,义乌人,乾隆十九年任。”
蔡世源殉职后,其任上贡献仍深为昌化人感怀,昌化诗人章宏(号梦园)专门悼之以诗《挽教谕蔡次涛先生世源》:“蠖屈鸿儒就冷宫,拟同枳棘暂栖鸾。有怀未获螭头展,顷刻升沉付一棺。从今谁复共登楼,山色溪光触目愁,那禁羊昙醉后哭,直将鹪寄作西州。”诗中注明:“夫子(蔡世源)以称职留任,奉例引见,赴看请咨,病回遽逝。”蔡世源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 话
蔡世源其人存世资料极少,笔者搜遍史料,所得寥寥。目前仅发现乾隆《昌化县志》序及《两浙校官诗录》所载诗两首。其序见图,其诗如下:
南屏晚钟
丛薄倚南屏,林霏远横黛。
空翠衣上流,残阳闪鸦背。
札松蔽日
庭前千尺松,磊砢多节目。
寄语龙门人,听此风谡谡。
参考文献:
1.乾隆《昌化县志》:甘文蔚、王元音修,王守矩、章起龙纂
2.道光《昌化县志》:于尚龄修,王兆杏纂
3.民国《昌化县志》:陈培廷等修,潘秉哲纂,民国13年(1924)版
4.乾隆《平阳县志》:徐恕修, 张南英、孙谦纂
5.民国《平阳县志》:王理孚修,刘绍宽纂,民国14年(1925)版
蔡世源乾隆《昌化县志》序
蔡世源参订的乾隆《昌化县志》
乾隆《昌化县志·职官志·教谕》蔡世源
民国《平阳县志·人物志》蔡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