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打平阳城
山 丹
1927年6月19日,农民赤卫队攻打平阳城队伍曾隐藏在县城东门山
当时的平阳县城
攻城烈士遗体埋葬地
原攻城指挥部宋家洋房
攻城战士使用过的兵器
围攻指挥部遗址纪念亭
军长胡公冕
军政委金贯真
第一团团长雷高升
四一二大屠杀后,在国民党浙江省政府的指挥下,浙南地区也很快就陷入了血雨腥风之中。4月15日,温独支遭到国民党反动军警破坏,被迫停止活动。17日,平阳国民党右派在省防军驻平阳警备连支持下发动政变,抓捕平阳农民协会骨干,通缉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在白色恐怖笼罩下,共产党员游侠、施味辛、游馥等人被迫转入农村隐蔽或向外地转移,张培农、叶廷鹏、吴信直等人则转移到城南雾洋下和江南环川一带,继续坚持斗争。
农盐民武装夜袭平阳
县委的建立和平阳暴动
面对国民党右派的疯狂镇压,为营救被捕农运骨干,夺取武器武装自己,扩大革命力量,在1927年4月下旬至6月中旬之间,平阳的共产党员和平阳县农民协会三次组织力量,积极进行反击。平阳是浙江最早开展革命武装斗争的地区之一。
1927年6月上旬,张培农、施味辛、游馥、叶廷鹏、吴信直、林珍等人,汇集在江南新安环川农民协会,举行秘密会议。会议决定,组织农盐民武装,攻打平阳县城,赶跑国民党右派,夺取平阳县政权。环川会议在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疯狂镇压平阳革命力量的时候,确定了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方针,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环川会议结束后,张培农等分头向宜山、白沙、钱库等地农民协会传达了会议决定,并就攻城战斗作了组织部署。
6月17日,江南农盐民武装300多人在张培农等带领下,化装成小贩、商人等,暗中携带大刀、长矛、火药枪等原始武器,分成若干小队,从各地秘密出发。傍晚时,他们分批从方岩下渡过鳌江,陆续来到县城坡南一带,计划在天黑后绕小路翻过东门山,潜入东门柑园隐蔽。再等到深夜时,由东门转至北门,设法诱骗守城的省防军打开城门,突然发起攻击。
18日凌晨2时许,队伍按计划沿东门山向东门移动。由于这支农盐民武装是一支临时组织的队伍,缺乏作战经验和严密的组织纪律,因此在上山时,很快就暴露目标被城内哨兵发现了。城楼哨兵立即向山上打了一枪。农盐民队伍一听枪响,就用火药枪向城内反击,惊动了守军。守军立即紧闭四处城门,集中火力向东门山上射击。由于双方火力对比悬殊,战斗渐渐对农盐民武装不利。在战机已失的危急关头,张培农、林珍断然下令撤退。队伍顺着山脊边打边撤,连夜分散回到江南各地。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革命力量受到了极大的损失,但平阳县农民协会发动的农盐民武装夜袭平阳的战斗,显示了平阳人民不畏强暴、勇于反抗的革命精神。夜袭平阳是浙江革命武装斗争的先声之一。它揭开了浙南农民武装暴动的序幕,为后来平阳人民建立革命武装埋下了种子。
县委的建立和平阳暴动
在大革命失败极为严峻的形势下,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会议着重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讨论了党的工作任务,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中国革命从此开始了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1927年9月下旬,党中央派王若飞到浙江传达八七会议精神。12月3日,中共浙江省委制定了《浙江目前工农武装暴动计划大纲》,提出了立即组织武装暴动的任务,并确定浙南温州等地为全省暴动中心地点。
1928年1月,中共浙江省委特派员郑馨来到温州,找到了分散在永嘉、瑞安、平阳等地的党员骨干。1月20日下午,郑馨召集永嘉、瑞安、平阳3县党的骨干,在瑞安县城关召开会议,传达和贯彻八七会议及《浙江目前工农武装暴动计划大纲》精神。会议决定,将各地农会、工会改为赤色农会、赤色工会,同时组织和训练工农武装,准备武装暴动。会议要求,尽快建立中共永嘉、瑞安、平阳县委,领导开展斗争。平阳共产党员游侠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被指定为平阳党的负责人。
2月,中共平阳县委建立,直属浙江省委领导,游侠任县委书记。中共平阳县委的建立,标志着平阳革命事业开始有了统一领导,平阳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月,中共浙江省委增派林平海、王屏周前来温州,协助郑馨工作,加紧暴动准备。林平海、王屏周随即召集永嘉、瑞安、平阳三县党的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在永嘉县上河乡开会,秘密商讨浙南联合武装暴动计划。会上,成立了浙南联合暴动总指挥部,统一领导永嘉、瑞安、平阳三县联合大暴动。林平海负责平阳县暴动的组织领导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之后,6月19日夜,林平海在平阳县云岩乡(今属苍南县)三峰村鲸头山内庵基堂,主持召开永嘉、瑞安、平阳三县党的联席会议,讨论浙南革命形势和暴动计划,商定永嘉、瑞安、平阳三县联合暴动的日期。林平海、王屏周、林去病、雷高升(施德彰)、游侠、林珍、游馥、叶廷鹏、吴信直、陈步全等50多人出席会议。会议决定:(一)永嘉、瑞安、平阳三县统一定期联合大暴动,攻打县城,夺取政权;(二)铲除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没收其财产;(三)发动贫雇农,组织农民协会,建立苏维埃政权。
鲸头山会议结束后,平阳成立了暴动领导小组,林平海、游侠任正副组长,林珍、游馥、叶廷鹏、吴信直、陈步全等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攻城指挥部,林珍任指挥。
领导小组成员分头行动,进行武装暴动的准备工作。吴信直在江南沿海的白沙一带,组建了300余人的农盐民暴动队伍,由吴信直、方式惠负责。林珍在江南的湖前、云岩和南港的繁枝等地,组织了300人左右的农民暴动队伍,由吴传稿、陈金女美、陈大同负责。游馥、叶廷鹏等在万全一带,组建了300多人的农民暴动队伍,由叶廷鹏负责。陈步全在县城内秘密组织搬运工人作内应。林平海、游侠奔走于江南、万全等地,进行联络与检查督促。
这次暴动的计划,是从平阳县城的东门、西门和南门攻入城内。叶廷鹏率领的万全农民暴动队伍,负责进攻东门;吴信直、方式惠率领的江南农盐民暴动队伍,负责进攻南门;吴传稿、陈金媄、陈大同率领的农民暴动队伍,负责进攻西门。林平海随万全农民暴动队伍行动。攻城指挥部设在万全练川乡下薛村(今属郑楼镇)。各路队伍均以红布系颈为标志,以“红师”为联络口令,定于6月27日午夜时分,以西门外半山坳的黄氏宗祠放火为号,发起进攻。待暴动胜利后,在县城南门天主堂宣布成立苏维埃。
6月27日傍晚,万全、江南、南港等地的农盐民武装暴动队伍1000余人,在林平海、叶廷鹏、吴信直、吴传稿等率领下,分三路向平阳县城疾进。叶廷鹏率领的万全农民武装暴动队伍,在练川迎学洋集中后,开赴县城,埋伏在东门外的柑园里。吴传稿、陈金女美、陈大同率领的江南、南港农民武装暴动队伍,从湖前等地乘船过江,开往县城,隐蔽在九凰山中。吴信直、方式惠率领的江南农盐民武装暴动队伍,在浦南的南丰仓五福殿附近集中后,由于方岩下没有渡船,遂沿江绕道过渡,因而没能在规定时间赶到埋伏地点。
当时,平阳县城里驻有国民党省防军第四团的一个连及警察所、商巡队,共200多名军警。万全农民武装暴动队伍傍晚在迎学洋下角庄五显殿集中待命时,不慎被当地一劣绅发现。该劣绅当即潜往县城告密。国民党平阳县长陈哲马上召开紧急会议,命省防军坚守县城四门城楼,警察出城巡逻,并从鳌江镇调回一个排士兵加强防守。夜12时,埋伏在东门柑园的万全农民暴动队伍的一名哨兵被警察巡逻队发现。巡逻队当即开枪,暴动队哨兵中弹牺牲。
暴动队伍听到枪声,立即从柑园内冲出来,当场砍死了两名警察。其余警察逃回城内报警。林平海见目标已经暴露,下令提前燃火,发出攻城信号。叶廷鹏率队从东门攻城,吴传稿、陈金女美、陈大同率队从西门攻城。吴信直、方式惠率领的江南农盐民暴动队伍由于绕道,赶到南门时,攻城战斗已经打响,遂匆忙发起进攻。守城军警紧闭城门,居高临下,集中火力向城外暴动队伍猛烈射击。暴动队员的武器大多是大刀、长矛,只有少数火枪、火炮,几经冲锋,未能破城。激战一小时许,叶廷鹏右肩中弹,方式惠身负重伤。为避免过大损失,林平海决定撤退,率暴动队伍向宜山方向退去。撤退过程中,暴动队员汤志清不幸被俘。城内守军由于天黑,未予继续追击。
是晚同时进行的永嘉、瑞安农民武装暴动,也因种种原因而告失败。
次日拂晓,国民党省防军一个连包围了设在练川下薛的暴动攻城指挥部。暴动队员杨公亮、李荣生、周士元三人不幸被捕,被解送驻温省防军第四团团部。
联合暴动失败后,平阳暴动领导人林平海在赴温途中,被国民党便衣跟踪逮捕,7月1日牺牲于温州紫福山麓。林平海是温独支早期五名党员之一,他的牺牲是浙南革命的重大损失。江南暴动队领导人方式惠因伤重医治无效而牺牲。暴动领导人游侠、林珍、游馥被通缉,在平阳无法立足。游侠出走杭州,林珍前往上海隐蔽,游馥转往台州坚持斗争,平阳县委停止活动。万全暴动队领导人叶廷鹏负伤后,由其弟护送,连续转移7处,最后隐蔽在瑞安凤凰头、葡萄岙等荒岛中,疗伤2个多月。伤愈后,他前往温州、宁波等地寻找党组织,直至1930年初,才从宁波回到浙南。
永嘉、瑞安、平阳三县农民联合武装暴动,是八七会议后全国近百次不同规模的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起义之一。这次暴动由于不顾敌强我弱的客观实际,盲目攻打县城,导致了失败。但暴动产生了很大的政治影响,也为平阳后来的革命斗争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教训。
红十三军攻打平阳县城
1930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军部在永嘉县五尺村成立,军长胡公冕,政委金贯真,政治部主任陈文杰。下属第一团同时成立,团长雷高升,政委金国祥。
红十三军建军后,在中央提出的“赤化浙江”思想指导下,把攻打中心城镇作为主要的军事行动目标,决定首先向南出击,攻打平阳县城。
当时,驻守平阳县城的是国民党陆军第一三五旅所属第七连,驻地在北门城隍庙。城外坡南广福宫驻有税警武装——巡缉队。该队辖两个排,五六十人,有50支木壳枪。此外,城内大街土地堂设有联合检查站,内驻陆军第七连与巡缉队的联合巡哨队。北门公安局内有警察45名。根据这一情况,红十三军在攻打平阳县城之前,政委金贯真先行赶往平阳,欲通过关系,策反驻平阳县城的国民党部队。
5月15日,胡公冕率红十三军军部和一团主力及黄岩红军游击队战士等900多人,从永嘉表山出发,经青田进入瑞安。20日下午,金贯真不幸在温州被捕牺牲。22日下午,红一团在瑞安桐田洋与杨德芝率领的瑞安北区游击队六七百人会合。23日晚,军部、红一团与瑞安北区游击队一起,从瑞安桐田渡过飞云江,进至仙降,与李朝里率领的瑞安南区游击队二三百人会合,并在仙降大殿进行了攻打平阳县城的战前动员。
24日清晨,红十三军军部率一团、黄岩红军游击队和瑞安北区、南区游击队,从仙降出发,分两路向平阳县城进发。左路由胡公冕率军部和一团董祖光部、青田补充营、黄岩红军游击队及瑞安南区游击队,经山皇、湖岭、平瑞塘河,开往平阳县城北门;右路由雷高升率一团主力三个大队及瑞安北区游击队,经石塘岭,过沙岗,直奔平阳县城西门。平阳县委书记吴信直、缪家桥支部书记叶廷鹏等率平阳红军游击队400余人前来接应。上午7时多,红十三军和各地游击队兵临平阳城下,三面包围了平阳县城的东、西、北门。
军部部署:一团主力胡协和、谢文侯部攻打西门,杨德芝率瑞安北区游击队配合进攻;一团一部在南门城外岭旁埋伏,防止驻广福宫巡缉队增援;团部随雷高升驻西门城外。章华率一团青田补充营攻打北门,吴信直、叶廷鹏、张培农率平阳红军游击队,李朝里率瑞安南区游击队配合进攻。一团董祖光部攻打东门。胡公冕率军部驻东门城外,指挥攻城战斗;戴元谱率黄岩红军游击队随军部行动。
上午9时,军部下令攻城,红军和游击队迅速从北门、西门突进城去。从北门进城的部队迅速攻下了公安局,击溃公安警察,缴获了十几支木壳枪;另一队直扑土地堂,在大街十字街口同联合巡哨队相遇,发生战斗。红一团从西门入城后,直接包抄城隍庙驻军连部。但十字街口的枪声已惊动该连。该连急忙撤出城隍庙,向城外山上退去,却在城外被雷高升所率部队截住,于是仍旧退回城里。
一团、南区游击队、平阳游击队冲进县政府衙门,当场抓获国民党县长叶燕荪,后不慎被其越墙逃走,仅夺来县政府大印。红军战士冲进县政府枪库,缴获了五支步枪。另一支红军队伍则冲进监狱,打开牢门,释放了被抓群众。
退回城里的国民党军队上了城楼。他们凭借精良武器,居高临下,用猛烈的火力封锁了城门。红十三军部分火枪队和子枪队被拦在城门外,不得进城。国民党军则在城楼机枪掩护下,抢占了城隍庙街、太平坊、弓桥头等制高点,集中火力向红军反击。激战至中午时分,突然下起了大雨,红军和游击队的火药枪被雨水淋湿后不能发火。但红军战士和游击队员毫不退却,纷纷举起长矛、大刀,与国民党军进行激烈的巷战,双方相持不下。
战斗打响时,驻广福宫的巡缉队队长正带该队一个班在江南宜山镇压宗族械斗。留守队部的巡缉队员听到枪声后,因情况不明,不敢进城。待到下午接到报警,才知是红军攻城,于是开始进城支援。其一个排从南门冲锋扫射而进,另一个排从溃崩的城墙越墙而入,与驻军两面夹击红军,战场形势顿时逆转。
在敌强我弱、腹背受敌的不利情况下,红十三军军部下令各部从北门撤出战斗。戴元谱部在东门山上架起机枪射击,吸引城楼上守军火力。军部又派木壳枪队突入城内往返冲杀,掩护战士往城外撤退。经过几次冲锋,城内战士大部分撤了出来,但仍有大量瑞安游击队员被困在城里难以冲出。雷高升遂组织敢死队,亲自用案板撞开西城门,率队再次冲进城去,救出了被困的部分游击队员。
突围后,红军和游击队分两路向永嘉楠溪方向撤退。胡公冕、雷高升率谢文侯、胡协和部200余人,经瑞安曹村、马屿、高楼、营前、大穴、九都、黄坦底、海口转向永嘉;董祖光率300余人经瑞安高楼、青田方山退至楠溪。瑞安北区游击队100多人则在杨德芝率领下从西门撤出,经过小石坑,退到南岙。
在攻打平阳县城的战斗中,红一团战士牺牲约100人,瑞安游击队员牺牲五六十人。城内居民被杀200多人。被困在城内的红军战士和游击队员,有不少人在战后3天大搜查中被捕遇害。此战是红十三军在各次战斗中伤亡最大的一次。
红十三军攻打平阳城,产生了重大的政治影响。苏联《真理报》刊登了战斗消息,《上海报》于5月31日也作了报道。